• 以案说险|高额回报是陷阱,投资理财需谨慎

    2021年03月18日

      【典型案例】轻信高额回报,老人被骗80万

      王阿姨曾是一个单位的处级干部,退休后因为空暇时间多,在朋友的介绍下,添加了一名自称是高级理财顾问张经理的微信。随后,被对方拉进一个炒贵金属的微信群。在那里,每天都有群主发布30%回报率,三年可翻倍的投资项目信息。王阿姨观察一段时间后,发现受益者还真多,很多人都发了截图说项目又涨了,获得收益几千几万。王阿姨心动了,联系张经理花5万元买了两手。按照对方的指导,王阿姨两周多的时间就获利3000余元。后张经理告知王阿姨,5月6日是该平台6周年活动日,如果投入更多的资金,到期利息会更可观。王阿姨一听,立即把公积金、年金全提了出来,又加上积蓄,合计80万元打给了对方。结果转账后,就再也无法联系到张经理,方女士才终于意识到自已被骗了。

         风险提示:

      互联网投资的兴起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,面对越来越多的理财平台和理财产品,投资者如何有效识别陷阱和误区?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技巧:

      一是不轻信。投资者不可轻信陌生人或平台工作人员的讲述或者广告信息,而是要掌握产品的背景和政策环境,通过安全性、流动性、收益性等方面进行反复对比,对涉及的业务寻求银行理财经理、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。

      二是不盲信。理财非存款,投资有风险。作为一家合规的理财投资平台,应当充分披露理财投资风险,做到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。如果某投资平台仅仅强调高收益、弱化风险,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决断,决不可盲目相信高收益、高回报。

      三是不侥幸。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谨慎的投资理念,对身边亲朋好友、邻居推荐的“高收益”、“高返利”产品敬而远之,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,决不能抱着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的侥幸心理。

  • 手机银行

    微信银行